
王國湛牧師
為甚麼要加入教會?
幾十年前,當一個人要加入一個團體的時候,他會問:要交多少會費?十幾年前,他會問:要花多少時間?今天他却問:是長期投資,還是隨時可以結束?有罰款嗎?這是一個投入恐懼症(Commitment Phobia)的時代:人們害怕一旦承諾某些好事之後,更好的事或機會便會接著而來,所以寧可放過 (不作任何承諾),也不隨便殺錯 (不輕易投入)!你覺得加入教會成為會友,是不是同一回事呢?根據美南浸信會最新的統計:平均一間美南浸信會的會友是176人,每主日參與崇拜的約63人,在特別節日才出現的約69人,那麼,其餘的113人,到底去了那裡呢?一間健康的教會需要一群健康的會友,到底我們的教會健康嗎?
彼得前書 2:9
9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,是有君尊的祭司,是聖潔的國度,是屬神的子民, 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、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。
- 亞特蘭大第一華人浸信會會友 =是一種承諾
聖殿需要每一塊石頭,羊群需要羊,萄葡樹需要樹枝,身體需要四肢。當基督拯救了我們之後,祂要我們去建立祂的身體(教會),所以,基督徒生活的開始,是從加入教會成為會友開始。會友:不是一個記錄;會友:不是一種感覺;會友:也不是一種效忠;會友:是一種自願的承諾。好像神對人的承諾;也好像婚姻中的委身:不講求回報,也不在乎約束,而是出於雙方真誠的投入,否則便失去了意義。 - 亞特蘭大第一華人浸信會會友 =是一種責任
基督命令我們要彼此相愛(約翰 15:12),所以當我加入了這教會後,我便與你一起崇拜,一起禱告,一起事奉(希伯來書10:23-25)。我對你負責任,你對我也負責任。會友:不等於 “適從尊便”,你有空便來的團體;會友:也不是 “任君選擇”,保證滿意的購物。一個教會的會友,就是一個身體上的肢體,是一個家庭的成員。如果我們明白這道理的話,我們名單上的數字,和實際出現的數字,就不會相差那麼遠了。 - 亞特蘭大第一華人浸信會會友 =是一種肯定
教會的會友:應該是一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。但那些己經很多年沒有出現的 “會友”,對於未信的人來說:作基督徒,是否就只有權利,而沒有義務呢?對於信徒來說:是否會誤導他們,認為加入教會,是無需承諾,沒有責任,隨時可以離開的呢?這樣,我們說:某某人是我們的會友,但他/她却從來不參加任何聚會,我們怎樣知道他/她是否得救,是否屬於我們中間的一份子? - 亞特蘭大第一華人浸信會會友=是一種意義
愈有價值的東西,要求往往愈大,我們的信仰便是一個好的例子。一個人可以得救,但一個人不能成為教會。基督徒要彼此在教會裏,學習崇拜,學習禱告,學習相愛,學習事奉…。沒有教會,我們 是不能成長的。我們是同一個身體(教會),同一個家庭,同一個目標:(建造基督的身體),同一個方向:天國的同路人。讓加入教會是我們的一種嚮往,而不是一種負擔;會籍上的數字,與實際上出現的人數,會愈來愈接近!
9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,是有君尊的祭司,是聖潔的國度,是屬神的子民, 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、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。
- 成功與失敗:真是那麼重要嗎?
- 不堪回首的2020年
- 疫情下的聖誕節
- 疫苗
- 感恩節:當你找不到可以感恩理由的時候
- 請投神聖的一票 (政治與信仰)
- 眾人以為美的事
- 教會處事:應該是民主,還是神主?
- 當教會投票出現50對50的時候
- 你知道我是誰?
- 解決問題與處理問題
- 忘記背後,努力面前
- 如今常存的有…盼望…!
- 其中最大的是愛
- 凡事相信
- 二人成為一體
- 善用你的恩賜!
- 我却不忘記你!
- 當聖徒犯了錯的時候
- 為甚麼要加入教會?
- 令神喜悅的信心
- 生命,愛情,自由
- 不義的官和慈愛的天父
- 疫起疫落
- 對資深的聽道者進一言
- 如何尋找一間理想的教會
- 只愛基督而不愛教會,可以嗎?
- 懶惰人的藉口
- 別讓以往的失敗抽著你的後腿
- 跌倒了再站起來
- 天下父母心
- 不要把驢子扛在肩上
- 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
- 這是天父世界
- 好消息,壞消息
- 主啊,我信;但我害怕!
- 時代的見證人
- 羊圈內外